找到相关内容216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观正脉研究(二)

    连接的白骨相人,亦满三千大千世界。  如此众多不可尽说的各种不净间杂的白骨相人,遍满三千大千世界。  【经说:人我色身,四大皆空,这是不易的圣教。因此又说:我人在生死轮回中,生生世世,舍身受身,积骨...。如果有一环节仍旧连结并未解脱,必然“安心谛观”,使其各自解脱。  得到自身骨节解脱观想成就,再观他人之身,也是如此。然后扩大心,观无量数的白骨人,也是各各节节脱开,只有每节未端互相支拄连接。再进而...

    南怀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52239679.html
  • 唯识学的意趣

    。有人或许会问:有何圣教可以证明“我”是指每一位有情?我们继续追寻佛陀的生活足迹,当悉达多太子出家访师学道,历经六年苦行,仍未彻悟宇宙人生的真谛,最后独自前往菩提树下,发愿立誓,不证大道,不离此座,...

    宗承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85339937.html
  • 雪庐老人净土选集—序文

    兵渝州,亲师于长安寺,尝以净请益,辄得循循讲,不厌,并诲之曰,圣教不须疑也。是时各方庶士,咸聚于渝,往参者各有问,性也、相也、天台也、贤首也,杂然而前陈,师皆庄而答之。如七弦在几,扣宫声宏以舒,则应以...弥陀经、观无量寿经、无量寿经,古德汇而辑之,曰净三经;近德益以华严行愿品、楞严势至圆通章,曰净五经。前汇专之专者也,各明一义,后益选其专者也,自行化他之加行也。依圣言,末法惟净成就,又云普被三根。姑...

    李炳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32340268.html
  • 真常唯心论思想初探

    佛法。我所说根本佛法是指大小乘共许的圣教,于小乘以三法印为根本佛法,于大乘以一实相印为根本佛法。一切教义都是基于根本佛法而开出的。三法印与一实相印名异理同。所谓三法印者,一诸行无常,二诸法无我,三涅槃...唯心论(法界圆觉宗)的存在。瑜伽和中观是印度大乘佛教的正统,这一点印顺法师也是承认的。然而最近教界有人撰文,奉真常唯心论为至宝,并认为是佛陀一代圣教之极谈,大有贬抑瑜伽和中观之味。对中国化佛学与印度原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2041384.html
  • 净影八识义述

    此论中,宣说真识以之为心?岂可名同,便是一物?心名虽同。真妄两别。意名虽一,何妨差别?”  慧远靠了什么来驳斥人家呢?当然还要根据圣教。可是就三的标准来校他的话,恐怕多数在三之外,非之中。八...不改。  同然有离妄之真而无离真之妄。有妄时必有真,有真时不必有妄。“真外无妄,妄外无真”的话,说得太笼统了。波与水有异,异在多有无明风;云何真外无妄?妄有尽而真无尽;以时论,实有妄尽以外之真。若谓...

    韩镜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70442688.html
  • 朱文光:汉语佛学研究的方法论转向(一)

    结论。……然学者初无现证,又将如何?此惟有借现证为用之一法,所谓圣教也”。[20] 故依欧阳渐的观点,传统佛学以经为教,可说是有结论而无研究,缺乏考信之精神。可是凡夫无法现证佛陀觉悟之境界,故于佛学...圆明之境,此境既非世智所知,自不能以世智相求。由于正面无路,所以必须假“圣言”为“比量”,准此,“一切佛法研究,皆是结论后之研究,非研究而得结论”。此义于〈谈内学研究〉中再次强调:“内学为结论后之研究...

    朱文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21443507.html
  • 无著的学说

    之中,倘未得真如智的觉悟,想了悟此理是不可能的事。故欲了达此中义理,不外依圣教来比度。所谓圣教,如举十地经的“三界者唯有识”----“三界唯心”和解节经----解深密经的分别瑜伽品所明色相境界,唯识...六识如何成立唯识义理呢?这就是在三相上成立其为唯识,但三相第一、唯是识,第二、是唯二----见识和相识,第三、是由种种相的生起。第一唯有识,就是说明亦是唯识,亦是唯,识是和识分同样的解释;但...

    昙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3947066.html
  • 清辨《中观心论》及其《思择炎》对瑜伽行派三性思想之批判(1)

    过失,彼却与世  页27  俗谛的建立相违。由于经曰:“不得世俗法,不能通达胜义。”----  因此,不得谓只有胜义谛而世俗法无,世俗法无者则与圣教相违,  且无法在世俗名言中安立诸法自相有。(注...从《大乘庄严经论》的“乱喻”、《中  边分别论》的“二取无”、《唯识三十颂》的“三性思想”以及《集  论》的“他遮诠”被《中观心论》引用,我们可以知道作为清辨对  论者的瑜伽行派的“三性思想”是由...

    曹志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4447524.html
  • 辨破《楞严百伪》——释愍生法师辨(1)

    ,印定无误。试问《楞严》何处乖违大小乘印?吕澄全以是非之心、庸俗之念、妄想分别,刻意制造过失,引人随落深渊,诚乃罪过无边!况经四依说:“依法不依人,依义不依语。”无论何人所说,只要合圣教,皆当依教...楼炭经》、《智度》七、《瑜伽》二等),地性坚凝,故称金性地轮,本非别有金轮也。今经误说金轮依风轮等。其伪三十七。  辨三十七  《俱舍》【注十二】十一云:“安立器世间,风轮最居下,其广无数,厚十六洛叉...

    释愍生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1248788.html
  • 古印度佛教人物

    现量与比量两种认识,舍弃了圣教、譬喻等认识途径;②认为现量必须是纯粹的知觉,不带任何“名相”概念的分别作用;③将五支作法变为三支作法,删去合、结二支;④创制“九句因”以判定因的正确与错误,进一步...,擅长因明比量,在与佛教以外其他教派的辩论中屡屡获胜,常在那烂陀寺讲《俱舍论》和唯识、因明学说。因受小乘佛教经部的影响,主张“有相唯识”说。认为在识(能缘)的活动中,会变带出境(所缘)的影相;境有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749565.html